靈修共享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所有宗教傳統的核心,都深存感恩

感恩頌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感恩頌 巨人拉動時間的齒輪, 推使涼秋再次化為寒冬, 在這感恩時節, 讓我們對四季感恩。 寒冬,樹木回歸光禿, 對這嚴峻單調的冬季, 我們感恩。 願我們放下,好能在清朗雪夜, 閃亮如星般璀璨, 放下那些曾經以為不可或缺的一切。 還以為冬天永不溜走, 驚見春天已經降臨, 對這抵擋不住的春季, 我們感恩。…

因生活感恩作承諾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為表示對生命感恩, 我承諾不再沉迷擁有, 反之, 我提醒自己一切所得皆為天主所賜。故此, 我們要活得感恩。 為表示對生命感恩, 我承諾戰勝貪婪, 免得將需要和想要混淆。深信基本所需必被賜予。將白白得來, 白白分施。 為表示對生命感恩, 我承諾戰勝冷漠。對每一機遇, 每一分一刻, 都能匠心獨運去回應。 為表示對生命感恩,…

逆境中感恩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今天清早, 我埋葬了一隻金花鼠。 這莽撞的傢伙從此便蜷曲長眠於雛菊之間。當我為這座小墳撒放黃土時, 我記起童年時代玩埋葬死去的小鳥、昆蟲及老鼠的玩意。 刹那間, 令我想及人類 – 成千上萬 – 那些因屍首全無, 所以從未被埋葬的死難者。就像廣島、長崎到下曼克頓那些死於暴力的災難者。什麼心存感激? 在這般特殊情況下, 還提及感激, 簡直是冷血、無禮兼討厭。 事實上,…

感恩生活小貼士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與人分享, 喜樂加倍。 與人分憂, 悲傷減半。 驚訝是感恩的種子。要認識驚訝, 視它為生命的禮物。 懂得尋找每份禮物中的禮物: 機會 - 是讓我們享受和學習的機會。 學習迎接機會。凡事感恩。為純粹慶祝感恩而做事。 分享經驗。與人分享, 喜樂加倍。與人分憂, 悲傷減半。 享受因感恩生活而激增的活力。敢於應付新挑戰。品嚐由感覺好變為做得好的喜樂。

醒來、醒悟、醒覺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感恩生活的三步曲 常懷感恩就是活得圓滿。在自然而來的感恩中加上一套思考的框架,或許有點刻意,但實際應用時卻非常有用。 任何過程均有開始、中段和終結的步驟。 我們可以按這些步驟作為練習感恩之用。而當我們感恩之時, 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倘若不感恩, 又會失去什麼? 每晚臨睡前, 我會回顧當天的經歷, 然後撫心自問: 今天我有沒有放下步伐去迎接驚訝?今天我是否仍在費力地茫茫然走過,一點感覺也沒有? 醒來、醒悟和醒覺就是感恩的開始、中段和終結。這三步曲教導我們去表達感恩之心。 第一步: 醒來吧 首先, 除非我們甦醒過來,…

對這世界的期望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我對這世界的期望?對未來的希望?這實在是個很闊的話題, 容許我的答覆從小開始, 小如烏鴉。這群烏鴉是我的好友, 當我這刻正埋首寫作中, 三隻烏鴉的其中一隻, 正在享受我給他們餵飼的食物。這情景使我想起Robert Frost的一首短詩, 它或能使我們對世界的期望, 或對未來的希望有所啟發。 那向我點頭問好的小烏鴉 搖動得將鐵杉木上的雪都飄散下來 這情這景提升了我的心境 將原來灰暗的一天光照起來 你肯定也曾有這種經驗: 一點小事令你微笑,…

手洗碗碟,心存虔敬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這個七月,達味修士要在Tassajara負責清洗碗碟。臨離開前,他重新教導學生,並定下新的洗碗模式。他在西紐約救主山的修院中提出了不少新的建議,由「要碗碟光亮,先在水裡放下少許醋」到「貓兒愛刹杯中剩餘的奶」至「我們應靜聽洗擦時的水聲,以及碗碟互相碰撞的聲音。這些聲音告訴我們,幾時人討厭洗擦碗碟時,他們可嘗試欣賞觸摸不同品質的碗、鍋、杯子及每一樣物件用心的感覺以及提放時所感受到的重量,與及它們所發出的味道和聲音。聖本篤,西方隱修士的中保,曾經說過,對待修院中的每件器皿,都應像對待祭台上的聖器一樣」。   原文載於1968的 Wind Bell (Publication of San Francisco Zen Center: Vol. VII, Nos. 3-4,…

更深深地愛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原文載於Prayers for All People collected by Mary Ford-Grabowsky

快樂的方法

by mwakeley
當生死存亡之際,有什麼比人性去維護基本人類的共同價值和行為重要? 第一部分:介绍并挖掘人类幸福的源头 我被请求从一个人类基本的角度出发来探究一下幸福的含义。这是否意味着把我推到了一个與所有这些伟大宗教代表们的對立位置?完全不是。我总是怀着极大的尊敬来看待贡献的多样性,同时我也发现每次我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从中受益。然而,我的观念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起源于一个相同的源头。它们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述,是整个人类历史中贯通于人类的那一份相同的信仰。我们越能深入理解各个宗教的传统,我们就越清晰地发现它们是通向同一个房间的不同门道,它们通向同一个神圣的空间——真正幸福的王国。 所以,挖掘这个相同的源头将是我们这一章节的任务。我们将选择三个核心的领域来开展我们的挖掘——幸福、宗教以及通往幸福生活的实践方法。我们需要回答以下三个主要的问题: 1)人类心灵深处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基本条件,它可以引发出真正的幸福? 2)是否存在这样一种起源式体验, 它引发转变出这些形式多样化的宗教? 3)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它是所有成功实现幸福生活方法的共有特质? 如果我们能回答这些问题,完成这个三重挑战,那我们将找到人类追寻幸福以及所有宗教价值观的共通点。有什么比为正趋同于行为和价值观的人类找到一个基本人类的方法还重要呢? 一、挖掘人类幸福的源头 让我们通过一个问题来开始我们的探索:人类憧憬、渴望的是什么形式的幸福?有数不尽的事物可以使人快乐。但我们的问题所关心的是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能持续的永久的幸福。我们会因为一些这样那样的事高兴一阵子,但是当我们询问自己的内心,什么才是它最深最强烈的渴望时,就算我们仍处于愉悦之中,我们也会听到一个意外的答案:“让所有的愉悦都能成为永恒。” Friedrich Nietzsche是如此描述的,但是所有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了解这种来自生命体中心的渴望,即使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描述这种感觉。“永恒?”理智的声音也许会开始冷笑,提醒我们要现实一点。但是Blaise Pascal会回击说:“我们的内心知道一些理性无法理解的东西。” 他的这种观念带来的好处是,它让我们开始关注于自身的体验。我们只需要问:我的内心到底渴望怎样的幸福?…
A cluster of peaches ripening on a peach tree
Poetry

From Blossoms

by Li-Young Lee
From blossoms comes this brown paper bag of peaches we bought from the boy at…

Ostergedanken

by Br. David Steindl-Rast, OSB
Dürfen wir vielleicht hoffen, daβ durch die Risse in unserer zerbrechenden Welt uns schon der…
1 2 74 75 76 106 107